发布日期:2020-10-16 16:50:18   
城市管理数据提升与重构的思路
在大数据时代,城市管理与治理的要素逐渐从问题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城市的问题数据和状态数据通过智能化手段和物联网技术进行发现和识别,再通过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不断训练的解决方案模型,实现方案的自学习与优化。在新时代的潮流下,通过城市管理数据提升与重构,建立智慧城管智能化信息采集,实现多源和异构数据的联接和融合,才能让数据的应用更广泛,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应用和新技术,满足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科学化对数据应用的要求,使城市管理者直观感知城市管理状态,使城市管理者科学研判城市管理状况,使城市管理者准确把握城市运行内在规律和特征,为数字城管智慧化升级奠定扎实基础。
01
城市管理数据提升
信息采集是获取城市管理数据的主要渠道,由于传统信息采集方式、内容、协同单一,通过对采集方式、采集内容、采集维度和数据管控等信息采集功能的智慧化升级,建立智慧城管信息采集,提升城市管理数据质量,满足城市管理智能应用对数据的全方位、多功能要求,实现实时、动态、全面地感知城市管理信息,让数据的应用更广泛。
(一)方式升级
传统信息采集采用人工巡查方式,采集方式单一、效率低下、响应滞后和覆盖率低,不能满足实时、动态的城市管理智能应用对数据的要求。因此,智慧城管信息采集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物联传感、视频分析等智能感知设备采集城市管理事件和部件问题信息,通过政府大数据中心数据交互系统共享跨部门城市管理数据,形成以智能采集为主、人工采集为辅的智慧城管信息采集模式,实现实时、动态和全时段、全方位采集城市管理数据,克服人工信息采集成本高、效率低等缺点,有效提高城市管理数据信息采集效能。
(二)内容升级
根据城市管理智能应用对数据全要素的要求,智慧城管信息采集不仅仅限于采集城市管理事件和部件问题信息,还采集城市管理行业范围内的人、地、物、事、组织等内容信息和城市管理专项业务信息及其它部门涉及城市管理信息,不但采集内容明显增加,而且信息要素符合全要素要求,确保数据内容的全面翔实,保证数据应用的准确有效。
(三)维度升级
城市管理中有价值的数据不仅仅是通过人工或智能的方式采集得到的城市管理中的问题数据、状态数据,还应包括系统的运行数据、操作数据、分析数据和结果数据。将这些数据经过分析和挖掘,可以洞察城市管理运行情况和效果,有助于城市管理绩效的考核、流程的优化和工作的协同,能有效促进城市管理的运行效率,将“智能化技术”和“智慧化工具”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四)管控升级
相比较传统信息采集,智慧城管信息采集对数据实现智能管控。通过数据清洗手段,智能管控信息采集数据质量;通过(数据)流程控制手段,智能管控信息采集数据应用;通过(数据信息)要素筛选手段,智能管控信息采集数据数量,满足城市管理智能应用对数据多功能的要求,实现智慧城管信息采集数据综合管控。
02
城市管理数据重构
城市管理数据主要包括数字城管基础数据、城市管理专项数据、城市管理物联感知数据和城市管理跨部门业务数据等数据,由于目前城市管理数据存在准确性、复用性、规范性差和数据孤立等问题,通过更新、整合、共享等方式转换数据形态、格式,重构城市管理数据,满足构建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的要求,实现多源和异构数据的联接和融合,让数据更好地适应城市管理智能应用和新技术。
(一)数据更新
打破目前分块、分段、分条、分类的信息资源管理体制,以现有数字城管平台基础数据为基础,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数据普查、分类、维护标准,建立基础数据日常管理和更新机制,确保基础数据及时更新、全面翔实、安全可靠,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现势性。
(二)数据整合
1.专项数据整合。对市政设施、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城管执法、户外广告、渣土运输、违法建设、城市停车、城市亮化等城市管理专项业务数据进行整合集成,形成包括城市管理行业范围内的人、地、物、事、组织等专题数据库,实现城市管理行业数据的全要素管理。
2.物联数据整合。对市政设施、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城管执法等城市管理领域物联感知数据进行整合集成,形成包括城市管理领域的人、物、事等物联感知数据库,实现城市管理物联数据的全方位管理。
(三)数据共享
遵循数据及技术的标准和规范,通过政府信息管理中心,与城市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公安机关、市场监管、民政、交通运输等部门和单位涉及城市管理相关信息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城市管理横向部门及纵向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形成跨城市管理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
03
城市管理数据应用
城市管理数据的应用关键是:一是看什么数据,即:关心什么数据,理解数据体系的城市管理业务内涵;二是怎么看数据,即:如何利用数据工具,高效获取、呈现数据;三是怎么用数据,即:确定数据分析思路,通过数据洞悉解决城市管理问题途径。
(一)城市管理非现场执法
利用已建高清视频监控设备,结合城市管理信息智能采集系统,自动抓拍和智能识别人行道停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人行道堆放杂物和垃圾、流动经营设摊、沿街商铺跨门经营、人行道占道加工、沿街商铺倾倒污水、人行道设置广告、沿街店面人行道设置空调外机和搭建构筑物和运输车辆抛洒滴漏等行为,智能研判违法行为,自主获取违法证据,结合综合执法程序,实现城市管理“十乱”行为非现场执法。
(二)城管专项业务预警管理
运用井盖移位监测、道路积水监测、桥梁移位监测、供水压力监测、供气压力监测、污水零直排监测、停车位电磁监测和车辆定位监测等智能传感设备监测数据,结合城市管理分析预警系统,依托城管电子地图,可视化展示井盖移位、破损和缺失信息、道路积水警示信息、桥梁危险警示信息、供水管道破损信息、供气管道气体泄漏信息、公共停车位满负荷警示信息、小区污水直排警示信息、车辆超速和越界警示信息等城管专项业务管理预警信息,呈现预警信息地理位置和具体预警内容。结合城市管理监督指挥应用,相关责任部门和处置责任人即时收到预警信息,动态监督处置责任人及时处置预警任务,实现城管专项业务预警管理。
(三)城市源头管理辅助决策
运用城市问题发现的信息采集数据和业务管理、执法管理的处置结果数据,结合城市管理分析预警应用,建立城市重点问题评估模型、城市管理公用设施辅助规划模型、危险源安全预警模型、效能评估模型等,向领导层和管理层集中呈现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提供老大难问题分析报告、提出老大难问题源头管理的分析建议,辅助城市顽疾治理决策,同时对市政建设进行导引、规范和治理,为设施规划建设提供辅助决策,实现源头智能治理。
(四)城市管理业务智能监管
依托传统城市问题信息采集,结合城市管理信息智能采集系统,采集城市运行管理问题信息,基于城市管理业务工作流程,加强对业务数据、工作流程的综合管控,向市容秩序、市容环卫、市政公用、园林绿化、城市照明及数字城管等城市管理各项业务管理层提供智能化业务监督工具,使问题发现更加全面、监督效率明显提高、处置责任更加明确、管理效能明显提升,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五)城市管理考核评价
依托大数据中心专业管理、综合执法、投诉处理、数字城管等城市问题处置结果数据和城市管理基础数据,根据城市管理专项和综合绩效考核办法,应用城市管理分析预警应用,生成专项和综合考核评价模型,考核评价模型自动执行考评过程,自动统计生成相关的考核评价数据,以图形和报表形式,向各层级城市管理部门和单位提供客观、公正的考评结果。
总结
为积极践行习总书记提出“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 的指示精神,我们需大力推进智慧城管建设。在大数据环境下,城市管理数据构成了智慧城市管理和运行的主要血脉,城市管理数据质量决定了智慧城市发展的质量,影响着城市精细管理、有效运行和领导决策。因此,城市管理数据提升与重构既是数字化城市管理智慧化升级改造的需要,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需要。这要求我们把智慧城管建设的重点放在数据建设上,不断对采集方式、采集内容、采集维度和数据管控进行升级,建立有效的数据更新、整合和共享机制,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指挥的城市管理新篇章。
作者: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