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0-10-27 09:31:36   
一、数字城市发展现状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以数字城市为基础、而数字城市必须是彻底数字化的城市。中国学者特别是地学界的专家认识到“数字地球”战略将是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武器。
从这之后,在我国与“数字地球”相关相似的概念层出不穷,“数字中国”、“数字省”、“数字城市”、“数字化行业”、“数字化社区”等名词充斥报端和杂志,成了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许多省、市把它作为经济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来抓。
回过头来看这一阶段“数字城市”的建设过程所取得的成果是将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向前推动了一大步。”数字城市“建设的推动力主要来自空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以城市化内容的虚拟实现为特征数字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利用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将城市建设、管理、经济、民生等信息与空间地理位置信息联系在一起实现更精准的服务。
在这一阶段的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核心支撑是空间地理信息和空间地理信息技术。由此产生的问题是:这一城市数字化的进程止步于建筑之外城市中巨大的建筑空间没有数字化所以这样的“数字城市”是不彻底的数字城市。
二、智慧城市的概念及特征
2008年11月,IBM公司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首次提出了“智慧的地球”理念。之后“智慧城市”应运而生,智慧城市是以数字城市、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为支撑,以“大数据时代”的数据中心为基础设施,在城市各个方面实现智能应用的高级城市发展形态。
智慧城市的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李德仁院士指出,“智慧城市=物联网+互联网”。“智慧城市”自从提出概念以来,就被大家广泛关注,到目前为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智慧城市”与物联网紧密相连。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离不开互联网,以物联网为核心的,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它将使得任何物理的实物都可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了物物相连。
(二)智能应用。智慧城市拥有海量的数据,要真正实现“智慧”,城市需要拥有能够处理分析海量数据的能力。目前的“云计算”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通过云端的计算,结合互联网技术,智慧城市通过集中整合各类信息,并将处理后的各类信息通过网络传递出去,实现资源共享,网络间的个体之间可以实现信息交互,从而完成信息的增值应用。
(三)高新技术的整合。要实现智慧城市,需要整合许多高新技术,如数据采集的时候需要遥感技术、GPS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数据传输的时候需要网络技术,数据处理的时候需要云计算、GIS技术等。
三、智慧城市综合战略实施现状
智慧城市的成功取决于三个关键群体的行动:城市规划部门、解决方案供应商、国家/地区政府。根据经验,我们发现了实施过程中的几个常见障碍,明确许多城市尚未充分发挥潜力的原因。
首先,每个城市的发展决心、项目前景与相关方利益各不相同,智慧城市的发展过程也充满挑战,并不存在普适性的发展蓝图。准备工作所需的基础知识技术、强大的组织技能与最佳实践范例也非唾手可得。城市缺乏技术能力也是问题之一。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准备工作耗时繁琐,而政府往往没有时间与专业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领先城市的管理人员必须明确优先事项,协调各方利益,获得各方支持。监管本身也对发展带来了阻碍。智慧城市需要监管框架来监督新技术和数据的使用,但这将增加监管和行政负担,提高了战略落实的复杂性。
此外,智能城市解决方案通常成本较高,回报不确定,投资回收期较长,很难确保前期资金。大多数智能解决方案较为新颖,商业模式也尚未经过事实检验。但要克服的最大问题是反对变革的态度。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通常激进而创新,公民和利益相关者很难了解智慧城市的优势,也很难接受短期内的巨变。智慧城市发展理念是新技术变革与城市发展新挑战的共同产物,其本质是用技术的手段赋能城市,重塑城市的发展模式。
经过初期的爆发式增长,智慧城市建设进入认识深化和理性实践阶段。智慧城市规划和顶层设计仍然是数量最多的需求,城市运营管理、政府政务、城市大数据、交通出行、应急管理的需求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智慧市政、智慧安防等领域则进入相对成熟状态。智慧城市建设涉及领域广泛,当前已经形成了参与者众多的行业生态网络和激烈竞争与广泛合作共存的行业格局,并出现具有较强技术和整合能力的行业引领者。
如今,数字城市的建设已经在我国各个城市如火如荼的开展多年了,各个城市也已拥有了海量的数据。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发展,智慧城市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