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1-56660007

新闻动态

网新帮德助力湖里区城管委会荣获“大城管”“大文明”双融合综合考评 “双第一”

发布日期:2021-01-18 14:39:09   

网新帮德助力湖里区城管委会荣获“大城管”“大文明”双融合综合考评 “双第一”(图1)

▲忙碌的数字湖里指挥中心


 湖里区大城管“家庭”,又增添一新成员。

日前,湖里区城管委办同浙江网新帮德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正式牵手,正式启动城市管理第三方信息采集工作。这意味着,湖里区引入第三方信息采集,实现信息采集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信息采集质量和覆盖面,破解城市管理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湖里区深化完善城市管理“大城管”机制,逐步构建起“大指挥、大统筹、大协调”等工作机制,探索出一条“大文明”加“大城管”高度融合的新路子,城市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网新帮德助力湖里区城管委会荣获“大城管”“大文明”双融合综合考评 “双第一”(图2)

▲智慧路巡车上路



湖里区“大城管”机制成绩单


一、全力打造市政基础建设项目

 投入1799.11万元提升市政设施,共生成项目68个,其中完工9项、在建16项、前期3项、策划40项。


二、全速推动污水治理改造工程

扎实做好环保督察整改落地落实,全速推动排海口截污整治、溯源排查、污水管道建设、雨污分流改造和污水处理厂扩容。目前,湖里区已完成28个问题排海口溯源排查,排查管网长度达2892.13公里。


三、全力做好市容市貌长效治理

深入推进“门前三包”,实行重点店面综合整治监管机制,去年对1000余家重点整治店面开展联合综合整治,纠正“门前三包”不落实16451起。


四、全网助力湖里“城市大脑”建设

加快公共管理集成平台优化,推动基础设施智慧升级,构建湖里区“城市大脑”。打通公安、交通、市政、城管等部门平台数据通路,形成智慧化管理“一张网”完整格局。目前平台已集成12345便民服务、12319数字城管、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等12个平台系统。


五、着力破解交通大难题

充分挖掘辖区内停车资源,新增临时停车位344个、路内限时停车位184个、路外停车位99个,完成共享单车停车位4879个,非机动车停车位和外送停车位587个


六、推进第三方信息采集全面实施

利用第三方信息采集机构对城市管理现状进行记录、检查和考核等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城市过程管理的精细化与市场理性管理的优化结合,积极发挥城市管理中市场的作用。

(一)引入第三方开展信息采集全市首批智慧路巡车亮相

在湖里区的主干道上,细心的居民会发现,车顶安装着收集设备的车辆,每天定时在各主干道上驶过。原来,这就是湖里区全新投用的智慧路巡车,该举措在厦门市也是首创。

这样的车辆可以智能识别出13类不规范的城市管理行为,并自动生成数据传输至数字湖里指挥中心后台,由数字湖里指挥中心第一时间指派相关职能单位前往处理。把视线转移到背街小巷中,信息采集员詹琰细心地巡逻着,用脚步丈量着所负责网格的每寸土地,第一时间发现城市管理的问题,并通过手机App将采集到的问题情况第一时间上传至数字湖里指挥中心后台,推动城市管理问题及时被发现,无死角、无遗漏地解决到位。就在15日,经过在湖里街道3个月的试点第三方信息采集工作,湖里区城管委办同网新帮德信息采集公司正式牵手,委托其开展城市治理的基础信息采集工作。智能信息采集车、专业信息采集员,这些都是湖里区全新升级的城市管理机制带来的新面孔和新举措。

湖里区城管委办副主任罗长华说,在之前的巡查执法方面,更多的是依靠相关部门日常巡查执法、群众举报、路巡员巡查。虽然取得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成绩,但是在路巡员的考核管理、标准的量化推进、智能化手段的运用方面,依然存在可以提升的空间。“这次引入第三方信息采集机构,其实就相当于升级版的‘路巡员’制度。”罗长华说,湖里区引入市场机制,通过采集机构运用更智能化、智慧化的手段,更加全面精准采集城市管理信息,并及时核查问题整改,推动城市管理更为精细化,管理效率更高。

(二)“数字湖里”平台高效运转平均每天受理派发事件3000余件

再来到位于湖里区城管大厦的数字湖里事务中心,这里是湖里区城市管理的智能枢纽中心,一名名工作人员正仔细地盯着大屏幕上的每条信息,并及时处理着来自智能设备、信息采集员、市民群众上报的各项城市管理线索。同时,通过督办各城管委成员单位的事项办理进度,推动城市管理问题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解决。这里,正是湖里区城市管理的“数字湖里公共管理集成平台”,这也是湖里区逐步构建“城市大脑”的雏形。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湖里区加快公共管理集成平台优化,推动基础设施智慧升级,汇聚各维度数据,实时掌握城市运行动态数据,基于大数据挖掘分析,提升城市智能化决策支持和应急指挥能力。

刚刚过去的2020年,一组组数据体现着湖里区该平台的显著成效。一年的时间里,数字湖里公共管理集成平台共受理派发事件106万件,平均每天受理派发3000余件,结案率为99.95%。这其中,不乏一些城市治理过程中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痛点。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来湖里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对“大城管”工作高度重视,坚持顶层设计、科学部署,经过不断探索和大胆创新,逐步形成和完善了一大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制度机制和经验做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持续打造湖里“大城管”深化版,加快推动“岛内大提升”、建设“两高两化”中心城区。湖里区“城市大脑”的成长,一直在奋力前行中。目前,湖里区按照“依托现有系统、数据适合湖里运用”的原则,围绕数据汇聚中心、数据管理中心、AI赋能中心、数据服务中心功能,从城市管理、行业管理、经济运行、公共服务四个模块进行建设。

(三) 六大体系持续保障连续两年获得全市“双第一 ”

2019年以来,湖里区连续两年在城市综合管理暗访考评和文明城区暗访中获得全市第一名,喜迎“双丰收”,实现“双提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机制体制的保障,正是湖里区城市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精雕细琢高颜值城区的源头保障。湖里区持续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构建六大体系。湖里区正全方位贯彻落实厦门市加快建设高颜值厦门大会精神,构建起“六位一体”的“大城管”体系的创新思路举措:即一个指挥体系、一个智慧平台、一个处置机制、一个组织架构、一个市场体系、一个监督评价体系,形成职责清晰、配套完善、规范高效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

结合岛内大提升,湖里区不断加强高颜值建设的步伐。根据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高颜值厦门的决策部署和《加快建设高颜值厦门行动方案》的要求,在湖里区已形成的岛内大提升“1+3+8”工作框架基础上通过共用一套组织机构、一套行动方案、一套协调体系的模式,湖里区将城市综合管理工作与推进岛内大提升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湖里区建立城市管理协调机制,全面有序推进。在湖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由区岛内大提升办和区城管委办牵头负责,对照高颜值项目清单,及时收集汇总各项目进度,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及时分析情况,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并建立定期报送、上下联动、通报问责等制度,有序推进各项目顺利开展。滚动梳理高颜值项目75个(含规划深化专项行动支撑项目8个),投资约728亿元。


牵住“牛鼻子”锚定“强富美高”目标


湖里区城管委办常务副主任傅芳槐:城市管理好则环境美,环境美则城宜居,城居宜则竞争强,竞争强则城市兴。打造洁美畅通智慧文明湖里,提升城市区域综合竞争力,亟需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部门工作效率,同时也需牵住治理成效评估的“牛鼻子”。

湖里区在健全各方评议体系的同时,培育引导相关第三方评估主体成长,厘清第三方机构与政府关系,明确第三方评估机构资质标准,择优引入第三方机构,协调政府、机构、社会共同推进评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对于坚持问题导向、提升治理成效、提高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有裨益。“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对标找差,凝神聚力,锚定“强富美高”新湖里建设目标,靶向城市管理必能收到成效。


来源:台海网